学霸之巅

可乐要加糖

都市生活

盛城市第四高级中学。
二年六班。
六月的盛城,天气开始慢慢变热。
...

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-AA+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二百一十六章 这是一个团队做出来的吧

学霸之巅 by 可乐要加糖

2023-9-16 22:09

  线带状材料的长度能够达到半米,足以证明这种材料,在强电领域是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的。
  甚至,在一些其他应用领域中,并不需要太长的线带状结构。
  这种材料,很可能会在近期就开始进入正式的应用研究。
  大家都对这个成果感到兴奋。
  这样高的超导临界温度,可是要比其他能够用于应有的超导材料,温度高出了至少二十多K。
  相比之前,会减少很多因为降温而消耗的能源。
  邢书平对这一成果,也是比较满意的。
  即使没有突破干冰升华的温度。
  在超导材料的应用上,能够提高超导临界温度,也是一项具有突破性的成果了。
  但邢书平清楚,陈平秋等人在材料制备和成型上面的技术,的确是非常成熟。
  却也没有在这次的项目中,运用到什么具有突破性的技术。
  换句话说,如果不是徐佑找到这些超导物质,那这些材料专家们,将完全没有工作可做。
  谁也不像徐佑这样,具有这么强的不可替代性。
  待陈平秋完成了自己的成果汇报后。
  徐佑来到了前面,准备汇报自己近期的成果。
  “非常高兴,我们的160K高温超导材料,即将进入到应用领域的研究了。”
  汇报成果之前,徐佑也是先对这个成果表示着祝贺。
  徐佑知道,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果。
  即使徐佑自己,在整个成果中,贡献了非常重要的力量。
  但这仍是整个团队的功劳。
  至少目前为止,徐佑肯定是没能力把材料制备出来,且加工成型的。
  听到徐佑的话,陈平秋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波澜。
  心里却还是有一些得意的。
  这证明了之前陈平秋的方向判断是没问题的。
  除此之外,陈平秋也很想知道,这段时间以来,徐佑到底做出了什么成果出来。
  “这段时间以来,我全面的研究了202K的超导材料,利用计算机软件集成化技术,将它的各项性质,仿真模拟在计算机软件上。目前为止,距离它制备和成型的优化工艺,我还没有进展。但在未来,这项技术还是很有希望用于辅助材料成型的工艺上。”
  听着徐佑的讲述,下面坐着的教授们,有着不同的想法。
  他们都知道,利用仿真模拟去辅助材料成型,对于一种新的材料来说,是非常困难的。
  只有在仿真模拟技术非常成熟后,才有可能进入到应用的步骤。
  陈平秋也觉得,徐佑能做出这项技术肯定很厉害,但目前为止,肯定做得不成熟。
  距离真正用于辅助材料成型的研究,还会有很远的路要走。
  “大家可以看到,这是这种材料的微观结构。像其他的各种常见性质,也可以在软件中模拟出来。比如说,在标准大气压下,当温度达到1314.52K时,这种材料会从固态转化为液态。”
  徐佑调整着温度的参数,果然在屏幕中,这种材料就发生了物态变化。
  当然,徐佑所做的,并不只是单纯的在软件上,设置了各种数据而已。
  而是以多个复杂的函数形式,去模拟各种各样的变化。
  除了温度之外,包括压强、湿度、电场、磁场等各个条件的变化,导致材料性质发生的变化,也都可以在仿真模拟中表现出来。
  看见徐佑对于这项成果的展示,下面的教授们,都不禁对徐佑暗暗赞叹。
  在座的任何一位教授,都无法做出徐佑的这项成果。
  这里面,涉及的知识实在太多了。
  说这是一个几十人的顶尖团队做出来的,他们都不会有任何的怀疑。
  这样看来,让徐佑作为项目的首席研究员,确实是一件无可争议的事情。
  “其实在某些条件下,202K的超导材料,已经可以进行成型工艺了。比如说,我把压强加到100GPa,这个时候,物质就会克服巨大的斥力,聚合在一起。只是,当把超高压撤去之后,它们又会分散开来,还原成一个个微小的颗粒。”
  徐佑来回调整的压强数据,相对应的,电脑屏幕中的物质,也出现了聚合而又散开来的变化。
  这时,陈平秋插话道:
  “这样的话,就跟超高压下的室温超导体,面临的是一个问题了。维持材料的成型状态,也需要巨大的成本。或许,研究如何去降低制造高压状态的成本,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方向。”
  陈平秋所说的话,在客观上看来,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  只是,在这个时候说出来,难免有这样的一种意味:
  想要对这种202K的超导材料进行成型工艺,是基本不可行的。
  “超高压……维持材料成型……”
  但当徐佑听完陈平秋的话后,突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。
  “有没有一种方式,能让材料在超高压状态下成型之后,不会因为压强的降低而散开呢?”徐佑心说道。
  在这种想法的趋势下,徐佑的注意力一下子从成果的汇报上,转移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上。
  一个又一个的202K分子,在徐佑的脑海中来回飘荡着。
  不知不觉,徐佑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直接进入到了心流状态中。
  这一刻,徐佑的生物钟时间,变得十分的缓慢。
  连下面教授们的眨眼动作,在徐佑眼中,都像慢放一样。
  徐佑脑海中,那些202K的分子,因为压强的变化,聚集在一起,而又散开。
  不断的循环着这样的过程。
  “要是能有一种锁,能让这些分子在聚集到一起之后,把它们锁住,不让它们散开就好了。”徐佑想道。
  “等一下!”
  这时,徐佑突然有了一个另辟蹊径的思路。
  像温度、磁场、电场等等,都可以是一把无形的锁。
  如果条件合适的话,完全有可能将物质的分子锁住。
  即使去掉高压条件,也不会让这些分子再次散开。
  徐佑并没有意识到,自己在上面发呆的样子,让在场的所有教授们,都感到了困惑。
  就连乔森,在这之前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徐佑。
  “徐佑!”
上一页

热门书评

返回顶部
分享推广,薪火相传 杏吧VIP,尊荣体验